第六十一章:扩张?_狂野北美1619
八零小说网 > 狂野北美1619 > 第六十一章:扩张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一章:扩张?

  听到居然真的发现了铁矿还有煤矿,刘卫国激动的说道:“好了,小杨,就别绕来绕去了,直接说一下那个矿区的情况吧。”

  “好,这个煤铁矿区在离曙光市大概35公里直线距离后世的弗雷明汉附近。”

  “等等,你说这是个煤铁矿区?”运输是个大问题,而煤铁如果在一起,那么就是一个煤铁联合体。

  后世的德国为什么短短的三十年时间,炼钢产量就超过了有庞大殖民地的英国,就是有着恐怕的鲁尔区存在。

  “是的,这是个煤铁矿区,煤矿和铁矿离得很近,差不多就几公里远。虽然储量可能算不上多大,但是这里的煤和铁都很容易开采,煤还可以露天开采,铁矿石的品相也还不错。

  总之,靠着这个煤铁矿,我们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所需,把其他的国家狠狠的压在下面,应该是不成问题的。”

  听到这个消息,刘卫国激动的拍手,“太好了,这简直是这几个月最好的一个消息了。”

  刘安叹了一口气,然后这才说道:“不是那么简单的。”

  这让委员会的所有人心都揪了起来,这可是关乎委员会发展的大事情,可不能出什么意外。

  刘安又继续讲述到:“虽然这煤铁矿的储量不错,而且开采也容易,品相也不错。但是这地点,虽然直线距离就35公里左右,但是实际上距离不止这么远。

  目前最方便的运输方式是由汉江往上游用船运输,离煤铁矿距离最近的地方航程也有120公里左右了。而且到了那个地方之后,还有5公里左右,才能够到矿区。”

  这时于洪提出了疑问,“如果用我们东方造船厂造出来的帆船在河上运输,应该能够满足运输吧,然后那5公里,就用牲口拉,修建一条简易的土路就行。”

  “哪有这么简单,我们都来这里9个月了,但是我们现在都没有修建一条像样的路,更何况是一条五公里长的路,并且这条路的可是矿区使用的,对路的伤害很大。”

  刘卫国拍了拍桌子,“再难也要干啊,没有煤铁,我们和其他的国家就不能彻底的拉开差距,就算是有一点领先,但是最终还是会被他们以强大的体量给冲垮的。”

  潘成杰也表明了态度,“老刘说得对,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干,这是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大事,刘老师,你那里还有什么困难,直接说出来,我们大家集思广益,看看应该怎么解决。”

  刘安见大家都那么支持,于是点了点头说道:“好吧,那我就先说一下吧,首先就是运输问题,在河上的运输还是能够解决的,我们东方造船厂造的那些船已经足够用了,汉江的水面还是比较平稳的。

  那条河边到矿区的路,5公里,只要我们花费人力,动用牲畜,也能完成。

  最关键的是矿区的开采,比如采煤之后的选煤,煅烧焦炭,还有铁矿石的开采,还有运输,以及炼钢等问题。这些都是很费人力的,而且生产的效率还是不高。

  这还不算我们生产之前对于矿区的建设,还有钢铁厂的前期建设,如高炉焦炉的建设,这些就更是耗费人力和资源了。这些可能会让我们之前生产的那些物资全部都投入进去。

  而且这规模大小也很难选择,选择大了,我们玩不转,没那么多的人手,选择小了,我们可能要不了几年就要重新建设。

  实在是浪费人力和物力。反正我们不管怎么干,这煤铁项目上,人数没有个一千人,那是想都别想。”

  听完了刘安的话,大家都陷入了沉默,现在华汉公司的人数总共也只有2400人左右,直接拿一半人去干这个?

  最终还是王定远发话了,“这样,现在是冬天,没有那些大型的机械,肯定是施不了工的,我们就趁这个时间,好好的准备一下。

  我们这里按照预估,要到明年的3月份才能施工,也就是我们之前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左右。

  这么长的时间,肯定又会来很多的欧洲移民,还会有更多的印第安人来归附我们,这样我们人力的问题也解决了。

  这段时间,我们各位约定一个时间,去矿场进行考察,实地的看一看,然后再下最终的决定,但是不管怎么说,这是我们以后能否立身的根本,必须要做。”

  定下了这件事情,接下来又讨论下一个问题,这次是于洪提交的报告。

  “我觉得我们应该建设一下其他的根据地,不能只是在曙光市这一小块地方打转。”

  “其他根据地?老于,你的意思是?”

  “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以曙光市作为一个基地,然后不断的往周围,特别是南方发展,不用太大,每隔30多公里设立一个小镇就行,人数也不用多,就100多人就可以。”于洪看了看黄奕程,然后又继续说道:“这样也可以缓解一下我们人口结构的问题,比如说我们可以有目的性的选择挑选一些人口出去,然后让各个聚居点的人口比例更加的合理一些。”

  这也是李言教给黄奕程的,团结一下需要团结的人,这样在委员会也有能说上话的。

  董华川放下了手中记录的笔,“老于,我们现在的人不多,连曙光市都玩不转,而且接下来还要分配很多的人去煤铁矿,哪里还有人手去建设其他的小镇啊?”

  “我没有说现在就要派人去建设啊,首先我们的人口不可能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,人口肯定是不断的增多的,虽然我们现在2000多人口按照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,那肯定是够的,就算人数增多到了5000人,我们也能坚持到收获的时候。

  但是这么点粮食还是太危险了,我敢肯定,我们这里的消息保密不了多久了,到时候移民的人数肯定会特别多,而且到时候我们可能还要面临被别人封锁的危险,到时候我们想从外界输入粮食,那是想都别想的。

  另外,现在是小冰河时期,气温比较低,哪里都缺粮食,我们有这么多的粮食,我们有了粮食,不仅可以满足我们自己的使用和发展,甚至我们还可以用来出口,交换很多我们所需要的物资。”

  “那你刚才说的可以优化我们的人口结构,这个怎么说呢?”

  于洪低头看了一下笔记,然后又继续说道:“这个就更好理解了,我们现在2400人左右,欧裔就占了一半。

  但是我们建设其他的小镇,就可以挑选一些多数族裔的人选去建设,减少我们这里这些多数族裔的比例。这样他们人数少了,就不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。

  至于那些小镇,可以选派不同民族,而且平时在曙光市没有交集的人去,这样他们想要串联在一起,也很难。

  并且这些小镇,欧洲移民可以不发武器,武器只分配给印第安人,然后指挥权由我们任命的自己人进行指挥,同时任命一些亲近我们的欧洲人,就比如那些信道教的,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信,但他们肯定比较亲近我们,让他们担任一些职务,比如说警员之类的。

  同时,这些小镇没有教堂,这样就可以让这些欧洲人之间的纽带断开,从而只能听从我们的指挥。”

  委员会的委员看了看于洪,然后又看了看坐在后面好似在神游天外的黄奕程。

  瞬间就想到,这份报告恐怕安全局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的。

  要说于洪,说起种地,还有养殖的事情,他倒是能说个头头是道,但是玩这些心眼,他怎么会呢。而且玩就玩吧,这报告一看就不是于洪自己写的,必定是别人写的,不是看不起于洪,但是于洪真没有那个语言组织能力。

  再说了,于洪说一句话,就要低头看一眼笔记,大家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

  董华川思考了一下,还是说道:“我觉得可以,但是要看下次能有多少移民到来,还有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搞定那个煤铁复合体,如果不影响煤铁复合体的建设,那么就没有问题。”

  虽然董华川和敖凯等人的关系比较好,但是他们还是有不同的。

  敖凯那些人是亲欧,但是董华川是真正的z客,他之前支持敖凯,也只是因为觉得敖凯的一些意见不错。

  可是现在,之前的弊端已经显现了,而现在又有了一个解决办法,能够解决这个问题,董华川自然要选择支持。

  各位委员也表示了同意,没办法,这段时间,看到那个天主教堂每次做礼拜的时候,人手那么多,都让他们心里感到害怕。

  主要还是大家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,后世大家都相信科学了,无法想象这个时候的人对于宗教是多么的盲从。

  所以才会轻而易举的选择放开宗教的信仰。

  后世,谁给你一份好的工作,给你高工资,那么那个人一定就是真的上帝。

  但是这个时候,别人给了你一份好工作,不是别人的功劳,那都是上帝的功劳,是因为上帝安排他给了你这么好的工作,所以一切都要感谢上帝。

  “好,就这样,这段时间,除了实地考察一下煤铁复合体的问题,还要实地考察一下附近适合我们扩张的区域,然后等下次移民到来的时候,我们再进行具体的安排。”最后是王定远的一锤定音。

  于是这次会议就此结束,主要就是讨论了两点。

  一点是煤铁复合体的建设,一点就是是否要扩张的问题。

  两个问题,虽然没有具体的决议,但是已经确定要去做,只是要看接下来的移民数量,才能合理的安排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lsql.com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lsql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