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新都设计图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
八零小说网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63章 新都设计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3章 新都设计图

  来到算经编纂组,意外的发现人竟然都在。

  就连许多国子监的学生,也都守在这里。

  不过也正常,谁都知道今天可能是最后一次聚会了,只要能来的,都不会缺席。

  只是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默,基本没人说话。

  看到他过来,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站起来迎接。

  程一民带着骨干成员迎上来,道:“陈伴读,你来了。”

  陈景恪笑道:“来晚了,抱歉,让大家久等了。”

  众人连忙还礼,表示他们也是才来。

  简单了叙了旧,陈景恪直入主题问道:

  “程先生,算经在哪里?”

  程一民引着他来到办公室,说道:“这就是,你检查一下。”

  很厚的一套书籍,总共有十二本之多。

  此时整齐的装在一个书匣里。

  陈景恪笑道:“检查什么,说的好像我是领导一样,我这个总编纂就是个挂名的。”

  “此书能编成,真正出力的是你们啊。”

  众人都没有说什么,只是眼巴巴的看着他。

  陈景恪自然知道众人想要什么,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。

  接下来,他说了一些场面话。

  “算学是个小圈子,平时大家也都是各自学习,很少交流。”

  “这也导致了算学的发展非常缓慢。”

  “对一门学问来说,交流有多重要,相信大家也已经有很深的体会。”

  “我提议编撰《洪武算经》,其目的就是想为大家,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。”

  “也果如我所想,大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”

  拍了拍手边的洪武算经,陈景恪赞道:

  “这就是成果,此书一出,算学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。”

  “诸位也将跟随此书,名流千古。”

  “所有人为算学的付出,都理应被铭记。”

  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,所有直接参与编写的人员名字,都将会写在作者栏。

  后续加入,只是从事一些简单计算工作的人,也会单独列出。

  听到这番话,很多人表情都有些不自然,又有些羞愧。

  是他们将小圈子的情况变得复杂了。

  但更多的人,都表现的很激动。

  他们加入这个圈子,就是想找一块净土,更好的学习、研究算学。

  虽然期间经历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,但总体来说还是好的。

  不枉此行。

  而那些原本以为没机会留名的人,得知自己的名字竟然也会被收录其中,更是感到开心。

  “天下无不散之宴席,算经编写完成,编纂组的使命也结束了。”

  “虽然很不舍,但还是要对大家说再见了……”

  “哎……其实没必要这么伤感,以后见面的机会很多。”

  “但不知道为什么,心里就是有些难受。”

  一席话说的大家也是伤感不已,有些感性的更是已经开始流泪。

  在一起时有多快乐,分开时就有多难过。

  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,将如此多的算学人聚在一起了。

  关键是陈景恪从头到尾,都没有提那些不开心的事情。

  也没有针对那些不服气他的人,对大家表现的一视同仁。

  这种气度,就连那些不服气他的人,也一样心里不好受。

  又鼓励了一番众人,陈景恪就以‘陛下等着看算经’为由,先一步离开了。

  留下了久久不愿离去的众人。

  程一民亲自将陈景恪送出国子监,在大门外,他叹道:

  “是我太幼稚了,如果一开始约束的严格一些,就算编纂组最后还是会解散,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多不愉快。”

  陈景恪心下一喜,程一民成熟了,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
  不过依然没有透露下一步计划。

  这边刚解散,那边就宣布新计划,傻子都知道是为了排除异己。

  他要晾一晾这些人,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行动。

  所以,他只是安慰道:

  “不用往自己身上揽责任,人一多心思难免就会变得复杂。”

  “伱也只是希望大家,能有个更宽松的环境而已。”

  程一民摇摇头,说道:“你不用安慰我,我还不至于被这件事情打倒。”

  “这件事情确实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教训,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。”

  “无规矩不成方圆。”

  “这个教训,将让我受益无穷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苦笑道:“只可惜,代价太大了。”

  陈景恪没有再说什么,又简单聊了几句,就告辞离开。

  一路上都在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。

  最大的教训,还是将人心想的太简单了。

  不过还好,并没有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损失。

  反而给了自己提纯内部的机会。

  自从确定要解散编纂组,他就一直在观察这些人。

  他将所有人分成两类,一类是管理型的人才,程一民就是代表。

  他们喜欢算学,懂算学,但也想做官。

  陈景恪已经决定,等建立新圈子的时候,从这些人里选拔人才。

  搭建管理团队。

  还有一类是研究型人才,单纯喜欢算学,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想法。

  这样的人比较少,且大多都是后来加入的。

  反而是最早那一批,心思都不是很单纯。

  想一想也正常,最早一批加入的,都是工部、户部、国子监等机构的官吏。

  他们本身就是官,心思复杂一些很正常。

  等到编纂组打出名声,才引来许多单纯的算学爱好者加入。

  陈景恪已经将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了下来,将来会优先将他们拉进小圈子。

  这些才是未来理科的干将啊。

  他先是回家瞅了一眼,见一见父母,卡着皇城落门的时间才进宫。

  并没有直接将书呈送给朱元璋,而是自己先看了一遍,确定有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倒不是他不信任程一民,而是在宫里待久了,习惯性谨慎。

  其实最近他本也没有闲着,每天都要和朱雄英一起学习处理政务。

  主要是跟着徐达和李善长学习。

  这么大的变革,可不是朝廷颁布几天政令就行了。

  需要各衙门集体配合。

  六部没有一个能置身事外的。

  吏部忙着遴选官吏,一万多个空缺,可有他们忙的了。

  户部在全国各地划分土地,以安置军户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lsql.com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lsql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